台湾学者论坛 别再区分中国史与台湾史

来源:www.qutaiwan.com.cn 发布时间:2012-02-27 09:02:00 作者:责任编辑

中评社台北会议室举办论坛,评析台湾历史教科书与两岸认同危机。论坛由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主持;评论员有世新大学教授王晓波、佛光大学文学系教授谢大宁、台湾师范大学

中评社台北会议室举办论坛,评析台湾历史教科书与两岸认同危机。

环球网2月27日消息,台湾专家学者于2月26日在中评社台北会议室举办论坛,探讨台湾历史教科书中隐藏的两岸认同危机。与会学者咸认,台湾历史教科书问题在于其台湾史观结构与非传统的书写脉络,造成年轻人形成“一边一国”的认识,确实对两岸有深远影响。

与会学者也认为,向来历史书写都是政治问题,课纲是教科书书写的依据,目前状况缓不济急,马应尽速修正历史课纲,与会学者提出三点建议:第一:不要再区分“中”与“台湾史”,而统以“本”称之;第二,教学顺序上,调整为:先教原先的“中”,再教“台湾史”;第三,将原先“中”的“当代中国篇”(即1949年以后的中),增加“中华台湾时间”的政治发展,让课纲合乎“宪法”。

论坛由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主持;评论员有世新大学教授王晓波、佛光大学文学系教授谢大宁、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潘朝阳、中原大学通识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王立本。

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开场表示,台湾人在身分认同上认为自己是中的比例日渐式微,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持续升高;根据2011年民调,台湾人认为自己是中的比例降至4.1%,认为自己是台湾人则创下新高,升至54.2%。马英九执政近四年,依然遏阻不了此一趋势,反而持续加剧。造成两岸认同上的危机与异化主因有二:一是政治因素,二是历史教育使然。

佛光大学文学系主任谢大宁教授表示,教育对个人台湾地区认同有深远影响,自李登辉当政,台湾对大陆认同开始撕裂;陈水扁更进一步推动以台湾意识为主的历史教育。例如台湾历史上荷兰时期、明郑时期、清代、日本殖民到迁台,叙述是等同式的对待,这种以殖民史观为精神的叙述方式,等于是将1949年来台后的党也纳入外来政权的行列。这样的书写方式,完全不同于中国历史以文化道统做为精神的叙述,等于是另外一种史观的建立。 “中华台湾时间”历史课纲,是个“令人不寒而栗的安排”。

谢大宁说,现行历史教科书上存有结构性问题,包括教授次序(先教台湾史,然后才是中、世界史)、脉络书写方式、史观意识等等。一系列政治操弄的结果,不但抵触“中华台湾时间宪法”规范,也造成现在30岁以下世代,其认知就是两岸“一边一国”。结构不改,这些问题积重难返,实务面作法上可从调动教学顺序开始。

 世新大学教授王晓波也表示,民调显示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台湾人比率创新高,坦白说,还没到最高潮。历史课纲中台湾史部分,延续欧洲殖民史观,以日本殖民统治为台湾诞生的母胎,相当荒谬。依现况已没有能力把台湾史并到中之中,这是“政治上的不可能”,只能把中视为本,把台湾史往地方史方向修正。

王晓波建议,现在重修课纲,必须立即重组相关委员会,否则开再多会议也是徒然。而且应把课本送“监察院”审查,表明内容违宪,要求“监察院”对“教育部”进行纠正,并留下纪录,以免未来又有其他政治力强力介入。

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潘朝阳也说,“亡人之国必先亡其史”,李扁执政时期以教育形塑台湾认同确实非常成功。台湾历史课纲上台湾、中国、世界基本架构已经确定,加上教育体系与世界观结合;跳跃过中国,台湾直接与全球接轨。因此,在“提倡全球化与多元文化”之下,台湾有原住民的文化、欧洲文明、民主自由人权、日本现代化建设等等;而汉人文化则成为“封建腐败颟顸代表”,“台湾人已经不是中”,而只是华裔、华人。

潘朝阳认为,1949年后,台湾史变为“中华台湾时间史”,是现行历史课纲吊诡之处;历史之外,其他包括国文、地理、公民宪法等学科都受影响,这是全面性的问题。因此,台湾史撰述应回归中、延续中国文化历史书写脉络,依“中华台湾时间宪法”。两岸也可考虑如何共同修史的问题。

中原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王立本指出,台湾学子对中国概念架构模煳,一方面是感情的疏离,一方面也不认为有其急迫性与重要性。未来历史课纲修正,应加强台湾与中国文化的连结,阐明1949年两岸分离分治事实与客观原因,以及台湾未来发展前途与大陆关连,有清楚的台湾地区定位,才可能把大环境造成的情况扭转回来。

结束~END
台湾创业长期停留入台证办理
台湾买房流程
台湾健检医美入台证办理介绍
台湾包车旅游报价